很多人想控制體重甚至減肥,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,有的人一味只吃素,有的人一點淀粉不吃,這都是不行的,那么,如何才能科學減肥呢?

蛋白質長期以來一直與減肥有關,蛋白質攝入量增加往往會有更多的飽腹感和更少的饑餓感。人們常常因為感到饑餓而無法減少體重,而核磁共振研究表明,高蛋白質早餐有助于減少饑餓感。那么什么是蛋白質?蛋白質是一種重要的常量營養素,幾乎參與所有身體功能和過程。蛋白質在運動恢復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,并且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營養素。碳,氫,氧和氮元素結合形成氨基酸,組成蛋白質的基礎。蛋白質和氨基酸主要用于創建身體組織,形成酶和細胞轉運蛋白,維持體液平衡等。

蛋白質減肥法是指通過吃高蛋白的東西,蛋白質水解后的物質有利于調整人體組織液的濃度平衡,有利于水分的代謝,同時蛋白質在水解成氨基酸的同時會結合一部分水分,從而有利于消除水腫。高蛋白飲食的減肥效果比只吃面包、蔬菜、水果的節食方式更好。
但是,凡事過猶不及,一味地瘋狂補充蛋白質就不好了。高蛋白質食物的長期攝取,會使體內產生產生大量的有害氨,導致腎小球內高壓,增加腎小球濾過率,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加重。高蛋白飲食可通過糖異生、糖原合成等方式調節胰島素敏感性,改變胃腸激素的分泌,調節胰島素的分泌,從而影響糖代謝。同時糖類攝取量過低,脂肪代謝不完全,會產生大量的酮體,容易造成酮酸中毒。蛋白質減肥法的確是短期減重的一個好方法,但卻需要在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,要預防肥胖,或者維持減下來的體重,仍然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攝入。在充足攝入天然、安全食品的同時,適當控制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,加上充足的體力活動,才是保持良好身材的關鍵。

? 人體體內有白色及棕色兩種脂肪,白色脂肪儲存能量,棕色脂肪燃燒卡路里以維持體溫,根據美國《福斯新聞網》報導,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于《自然通訊期刊》發表了一篇研究,指出黃連素可加速“棕色脂肪”燃脂作用。為減肥藥界帶來一道曙光。肥胖會帶給大家許多危害,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、作息時間很關鍵,同時適量運動也是較好的選擇。小檗堿對預防肥胖有輔助性作用,也可適量服用。